无论是原位还是浸润性,小叶性乳腺癌的基本概念都是一致的:组织学特征表现为细胞黏附性缺失,这与CDH1基因编码的黏附分子E-cadherin缺失密切相关。不过实际工作中,总是存在各种各样的变化,比如形态学的变异、异常或预料之外的免疫组化着色、与基因改变之间无法完美对应等。因此某些特殊病例的归类工作即充满挑战、又很有意思。
随着免疫组化和分子检测在“小叶”癌这一谱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,上述例外情况也越来越多。随着相关临床试验的展开,针对E-cadherin的相关靶向干预也已成为可能,因此完善相关诊断标准并减少观察者间的变异显得越来越重要。有鉴于此,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病理专家Bai L等人在《Hum Pathol》杂志发表综述,重点讨论了免疫表型异常的相关问题及其分子相关性,同时聚焦当前的某些问题与未来研究方向。为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知识点并应用于临床实践,我们将该文要点编译介绍如下。
资源来源:强子老师
共0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