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肤活检或切除标本中可遇到的间叶性肿瘤类型多样,具体从良性惰性病种(如常见的真皮纤维瘤、血管瘤)至高度恶性病种(如原发或转移的肉瘤)均可。该组病变中容易出现诊断困难的是组织来源未明的肿瘤、或出现异常黑素细胞分化的肿瘤,因为它们的确诊需做大量工作、也可能会误判为黑色素瘤。
这类病变中组织来源未明的病种如上皮样纤维组织细胞瘤、非典型纤维黄色瘤/多形性真皮肉瘤、激酶融合的梭形细胞肿瘤、骨化性纤维黏液性肿瘤、上皮样肉瘤、非神经源性颗粒细胞瘤、表浅黏液瘤/血管黏液瘤;出现异常黑素细胞分化的病种如透明细胞肉瘤、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(perivascular epithelioid cell tumor,PEComa)、伴CRTC1::TRIM11融合的皮肤黑素细胞肿瘤(该肿瘤纳入这一分组可能会有争议)、恶性色素性神经鞘肿瘤(malignant melanotic nerve sheath tumor,MMNST;以往又称色素性神经鞘瘤【melanotic schwannoma】)、丛状色素性神经鞘瘤(plexiform melanocytic schwannoma)。随着相关研究的逐步深入,这个名单可能会越来越长。
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病理专家Alkashash等人在《Semin Diagn Pathol》杂志发表综述,详尽介绍了上述病种中的部分内容。为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知识点并用于临床诊断,我们将该文要点编译介绍如下。
资源来源:魏建国,王强
共0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