筛状-桑葚亚型的甲状腺癌是一种罕见恶性肿瘤,因WNT/β-cetenin通路永久性激活而表现出特征性生长方式。最初认为该肿瘤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(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,FAP)有关,是与甲状腺乳头状癌、滤泡癌有部分特征重叠的特殊类型滤泡细胞来源肿瘤,且容易表现为多灶性病变。形态学类似的散发病例研究更是将其考虑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筛状-桑葚亚型,比如2017年版世界卫生组织甲状腺肿瘤分类中就是这样做的。
此后,随着研究的深入,有研究提出这一肿瘤可能是与WNT/β-catenin独特的内胚层(肠样)表型甲状腺癌;且有研究提出该肿瘤与滤泡细胞无关,因为并无明确的甲状腺滤泡细胞分化生物学标记,且与甲状腺癌之间的重叠很少。关于形态学上的桑葚状表现,有人提出可能是胸腺或后鳃囊相关分化,且其研究中发现桑葚状成分有CK5和CD5的共表达及CDX2阳性。不过,该研究中作者并未对桑葚状成分不表达p63、p40进行说明,这与甲状腺内后鳃体残余(实性细胞巢)、胸腺癌中免疫组化相反。此外,该肿瘤一般并不表达PAX8和Tg,且TTF1表达仅限于筛状成分,筛状区域还表达ER、PR。该肿瘤的分子特征也不同于滤泡细胞来源的甲状腺癌:后者为MAPK通路(如BRAF、RAS)的突变,而该肿瘤并无BRAF V600E突变,仅罕见有RAS或PIK3CA突变。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,因此2022年版WHO内分泌肿瘤分类著作中将该肿瘤的名称改为“筛状-桑葚状甲状腺癌”,且将其归为组织来源未定的甲状腺肿瘤。
当然,实际工作中总是会遇到千奇百怪的病例,即使世界卫生组织中的诊断方案,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。比如,西班牙病理医师Ana等于2023年1月在《Virchows Arch》杂志报告了一例相关特征支持为滤泡细胞内胚层前体细胞、而不是胸腺/后鳃体谱系来源的筛状桑葚亚型甲状腺癌。
资源来源:强子老师
共0条评论